在國際社會多年的壓力下,美國政府今天正式交出互聯網域名管理權,移交給非營利性機構。評論認為,這標志著互聯網邁出走向全球共治的重要一步。
目前,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國家電信和信息局已經把互聯網域名管理權完全交給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雙方的授權管理合同也同時自然失效,不再續簽。
ICANN已經設立了一家叫“公共技術標識符”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全權接管“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的職能。
ICANN表示:“這將幫助保證互聯網長期保持開放、可交互與穩定。”
ICANN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的營利性國際組織,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在此之前,其下屬的“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負責管理互聯網域名管理系統,涉及域名、數字資源和協議分配三個部分,而美國國家電信和信息局對這個機構的運行具有最終話語權。
美國早就承諾交出互聯網域名管理權,但一直進展緩慢,直到斯諾登曝光美國大范圍監控互聯網(所謂棱鏡門事件),美國政府為平息國際社會的憤怒,才加速移交進程。
但是,美國選擇的移交對象不是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或其他政府間機構,而是“全球互聯網多利益攸關社群”。
掃一掃 加微信咨詢